弟子问:怎样阅读《金刚经》和《金刚经注解》?
禅师答:
阅读《金刚经》者,而非看小说之流。看小说者,需从头至尾看下去。看时以诸识别而分析情趣。所谓情趣越浓,而生死越深。实因多善,即是人天,多恶则为三涂与异类。是故善恶两途,为人自造。倘千佛出世,亦不能更其义也。当知,善恶不无,弗能出世间,而至于彼岸。学佛儿,当深参而细谛,勿可疏忽其真心,而迷失于本性。当知,疏心迷性之人,劫尽之时,亦不能证悟,何况证道乎。
阅读本经之注,勿可分别卷上与卷下者。倘能得其一偈或一义者,能澈而用之,其人受用永无穷尽也。偈义者何?佛说,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,即见如来。这两句亦为等者。当知大般若中,偈义无穷,得其一者,无所不得也。倘能深明一偈义者,不须阅读通本注也,亦不需深参话头,更入禅堂也。明者悟也;行者证也。若悟证者,行者真心本性中,与大般若一印而印之。能符其印者,即如来之真子,亦名六祖之胞弟也。
偈云:
能明其义名为悟 明澈其名为摩诃
能用其悟即名证 大用无方非凡夫
倘有一尘人我相 是名仍然是凡夫
无无悟证无诸有 何须再读金刚经
彼岸非遥非弗遥 无是无非在目前
禅宗必要
读本注者,勿可贪多而图奥。当按佛语,能持四句偈等,其功德超越一切功德之上,亦名为功德母,能生一切佛种之儿。等字者,一节一义之妙也。1,无我相。2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3,不以色布施,不以非色布施。当参三者之义,非一而非三。倘能澈悟而能证之,非菩提而再生,吾不信之。
|